当前位置: 首页 > 优秀典型 > 正文

他的故事 深深留在群众心底——追记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郭建平

2019年09月26日 17:40 任培培 点击:[]

“村里还要忙一阵子,你放心,这周末我一定回城里医院检查去!”时隔一个月,唐晋花依旧清楚地记得,在她再三催促下,丈夫郭建平对自己的“承诺”。

“他说话不算数,撇下我们自己走了。”说话间,唐晋花泪流满面。

郭建平是晋城市兰花集团莒山煤矿选派到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的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繁忙的脱贫工作使他原本硬朗的身体出现不适。就在他向妻子许诺回城检查身体的日子的前一天——8月2日早晨6时许,在距离县城40公里的台北村宿舍里,他突感胸口阵痛、发闷,后紧急送至陵川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9时31分,51岁的生命,刹那永恒,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中。

郭建平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陵川县、晋城市委先后作出《球探体育比分向郭建平同志学习的决定》:郭建平同志因公殉职,令人痛惜。他用生命践行了初心和使命,为全市党员干部树起了榜样。《决定》号召全市共产党员坚定信念、永葆初心,砥砺奋进、再创辉煌,进一步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好。

他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熟悉郭建平的人,都会尊称他一声“郭老师”。参加工作后,郭建平多数时间都在莒山煤矿子弟学校度过,2013年从子弟学校校长岗位上调任莒山煤矿培训中心主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在郭建平看来,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认真践行自己的平凡使命,也因此多次获得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荣誉。

时间回溯到2017年11月初,脱贫攻坚战正酣,郭建平被莒山煤矿党委确定为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人选。矿党委书记赵良才至今仍记得与郭建平那次推心置腹的任前谈话。

“扶贫任务艰巨,来不得半点马虎,作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吃住在村,既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艰苦,还要扛得起使命,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

“既然是组织安排,我一定会认真与队友一同把扶贫工作完成好,绝对不丢咱们矿的脸,对得起我党员的身份。”没有过多言语,没有一丝犹豫,郭建平便驾驶私家车拉着行李到达驻地台北村。

台北村位于陵川县西南大山深处,因地处九仙台山以北而得名。抗战时期是八路军太行第八军分区医院所在地,村后至今埋着数具抗战烈士忠骨。郭建平一行到任的时候,正是数九隆冬、天寒地冻,村里的环境十分艰苦,但他们没有任何怨言,毫不犹豫地住了下来。

“我们刚到的那几天,正好是陵川贫困县‘摘帽’、村里脱贫退出验收和驻村工作队轮换的关键期,任务非常繁重。”台北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尹军杰告诉记者,刚安顿好一切,郭建平就立刻带领队友开始入户走访。

工作队队员赵玉彤忘不了当时的情景:整整十八天,郭建平带领他们白天披着大衣入户,晚上在村委会办公楼上和衣而眠;整整十八天,最长五天四夜没洗过脸,走访、对照资料、录入系统;整整十八天,贴下身心驻扎在村中、带着真心走访群众、怀着真情倾听诉求、拿出真意解决困难。

“在这十八天里,我们踏着大雪,走遍了台北、观村、卧牛庄3个自然村,共110户,293人,全面了解并采集完毕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9人的全部情况,顺利完成脱贫退出验收工作。”这几个数字,驻村工作队员都记得一清二楚。那是郭建平和他们工作队打开扶贫工作局面的起点。

如今,还在那间办公室里,整整齐齐地堆满了各类扶贫资料,桌上两本厚厚的民情日记守在角落,记录着郭建平在台北村的足迹。

他是带头人,带着群众奔小康

台北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畅,信息闭塞,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谋生,虽然在2017年脱贫,但没有后续产业保障,依然有着很大的返贫风险。

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增强“造血”功能?此前扎实的入户摸排为郭建平打开了突破口。

“台北村自然条件是很恶劣,但水资源丰富,一直是陵川的水源地之一,村里也有种植林木的传统。”尹军杰说,在2017年底完成验收工作后,郭建平就多方争取资金和政策,组织动员干部群众发展了157亩连翘和170亩白皮松两个主导产业。

“连翘和白皮松成材时间都在五年以上,但具有一次投入不用管、成材后利润高的特点,也非常符合我们村的情况。”台北村党支部书记侯国新介绍道,除了药材、林木,郭建平还积极争取到扶贫资金20万元入股羊明钙业有限公司,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1万元;申请上级资金11.25万元,建设了15kW的村集体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增收6000元,形成了既有脱贫产业又有集体增收产业的发展格局,为稳定脱贫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郭建平还争取上级部门和帮扶单位各类资金100余万元,先后为村里建成了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实施了环境整治工程,保障了丈河到台南台北段公路顺利通行,让台北村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县前列。在他去世之前,他正组织全村干部群众向创建“文明村”冲刺,还和一位环保企业的老同学探讨给村里搭建一个污水处理厂……

“在郭书记来之前,我们村没有任何产业,集体收入为零,自从他来了以后,村里的一切都在变好,可他却走了……”侯国新满含热泪地说着。

他是贴心人,群众的事当自家的办

驻村二十个月,郭建平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村里的老百姓,他的故事深深留在群众心底。

“他是党培养的好干部,真诚、善良,真正把自己当成了村里人,把老百姓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81岁的老党员侯小毛告诉记者。侯小毛早年因意外瘫痪在床,一直没办法出门,郭建平经常过来看望他。侯小毛老伴李先翠还记得:“老头的轮椅坏了,建平专门跑到县残联,为他申领上新轮椅,送到家里。”

听闻郭建平去世,五保户侯春明难过得直掉眼泪。当初,由于他居住环境差、生活困难多,郭建平和他多次商量送他住到敬老院生活。为打消老人的各方面顾虑,郭建平多次带侯春明到敬老院参观,并跑前跑后为老人办妥了入住手续。“去年6月29日,郭书记带我住进了西河底特困移民敬老院。”侯春明抹着泪说道,“每逢周末,他都要看看我的情况,同屋的室友还以为是我亲戚嘞。”

在台北村,每一个家庭的情况郭建平都了如指掌,村里群众的大事小情他都不遗余力帮助解决,他的私家车也成了村里群众的“公用车”。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一个个他们身边的故事。

“郭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郭建平在莒山煤矿的下属郜书梅回想起来深有感触。她说,有一次无意间提起自己宿舍一块玻璃裂开了,没想到郭建平却放在心上,默默地帮她换上了一块新玻璃。

无论是在哪个岗位,郭建平都在用一桩桩细致入微的小事,践行着职责使命。

他是奋斗者,舍小家为大家

郭建平木讷寡言又踏实勤恳。同事和朋友每每谈起他,印象最深的是对人谦和友善,对工作恪尽职守。低调平静的一生就像静水深流,其中包裹着一颗坚定而热忱的心。

“郭书记对我们要求相当严格,对自己更严格,始终坚持五天四夜在村,吃住在村。”回忆起和郭建平相处的那些日子,驻村队员王星星说。今年3月,郭建平请假到北京办事,周二晚上去,周四傍晚就急匆匆赶回村里。大家问他怎么不多待几天,他淡淡一笑说:“村里这一堆数据、资料要整理,怕中间有什么纰漏。”而这是他驻村以来唯一 一次请假办私事,离开不到48小时。

听闻郭建平的突然离世,好友谭强国悲痛地告诉记者:“他每次什么也不顾地赶往村里,我不理解;当他说每天很忙,我想一个小村庄有多少事,有必要那么忙吗?我不理解!当我听到他的事迹后,我理解了。”

对工作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郭建平,在家庭上却亏欠下很多很多。

“每次回来,爸爸有忙不完的工作,尽管如此,他还是尽可能抽出时间来给我们做顿好饭,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送药。”女儿郭子涵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支持父亲的工作,爷爷奶奶年近耄耋之年,干脆搬回了农村老家,妈妈退休后也回城在民营医院上班,自己则在家学习。

“我从来不后悔老郭去村里工作,我知道他是个负责的人,但就是心疼他走得太突然,太快了……”唐晋花泪水满面,却还是充满对郭建平的理解和包容。

郭建平走了,他计划为台北村干的许多事还没来得及实现,答应好好陪陪妻女的承诺还没来得及兑现,留给亲友的只有无尽的牵挂。

郭建平走了,把生命融入他扎根的土地。有人说,他的人生平凡得如同沧海一粟,可在台北村群众那里,他灿如星辰。(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上一条:红领巾飘过70年——记新中国第一... 下一条:山泉河里,流淌着幸福的甘泉——...

关闭

版权所有: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梅山中路56号 邮编:237011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